劉漢俊:一條行走了一萬年的文化路 — 北京中軸線的前世今生
土與木的千秋萬代
「上古穴居野處,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,上棟下宇以蔽風雨,」這是對上古時期人類居住生活的描述。
人類的祖先經歷過「穴居」「巢居」的生活。在大樹的枝幹之間,搭建起可以棲息的窩居,「聚薪柴而居其上」,像鳥巢。或有繩梯,能爬上爬下。乾爽、風涼,可以防虎、防狼、防潮溼。空中巢居,養育了我們的南方先民。住巖洞、挖地穴、喝礦泉、吃燒烤,穴居能防禦動物猛獸的侵害、風霜雨雪的侵襲,平原、草原、高原的洞穴、半地穴,護佑過我們的北方先民。「散居山洞間,依樹層巢而居”,原始的浪漫,陪伴了人類的童年,黃河、長江流域是中華先民的家園。
「上古之世,人民少而禽獸眾,人民不勝禽獸蟲蛇,」韓非子說。這是我們悲苦的先民,最大的威脅和災難。在這個時候,中華先族總有先聖出來,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。軒轅氏帶領民眾播種百穀草木,「始制衣冠、建舟車、制音律」,讓民眾「始有堂室,高棟深宇,以避風雨」;有巢氏帶領民眾構木為巢、掘土為穴,以避群害,實現安居樂業;燧人氏發明了「鑽燧取火」,使民眾免除「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”之苦;伏羲氏「教民結繩,以作網罟,捕魚獵獸」,還「義嘗百藥而制九針」治病救人;神農氏教人種莊稼、識草藥、制陶器。他們是遠古胞族、部族或者部落聯盟的首領,是神話傳說中的英雄與神明,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。
石斧石錛等打製、磨製石器被發明。人們可以在樹下刨坑、打樁、立柱,於是橧巢、柵居、幹闌等竹木建築出現了。穴居的人們可以用新磨製的石器,把自己的洞穴打造得更加舒適、溫暖、美好。從橫穴、坡穴、豎穴,到帶頂蓋的半穴居、口袋狀的半穴居、直壁式泥牆體的半穴居,人類的棲身處開始破土而出、落地而立了。
大約10000年前,嚮往美好生活的人類,不約而同地走出洞穴、走下巢窩,選擇平整、空曠,有日照、有水源、有瓜果作物的安全地帶,開始「築土構木,以為宮室」。人類的土木工程由此開端,延續萬年。人類建成了原始的住宅,建立起氏族聚落,一同迎接新石器時代的曙光。從穴居、巢居、野居走向宅居,人類在進步。
大約9000年前,不知來自哪裡的先民,遷徙到河南舞陽的賈湖。他們掘地挖洞構築房舍,外出狩獵採集、捕鳥捉魚,學會了種植水稻、馴養家畜,還煉土為陶、磨石成器、契刻字符,甚至鑽骨為笛,吹起了七音曲,表達對田園生活的滿意和愛意。1500年之後,賈湖先民神秘地消失了,但他們留下的灰燼告訴我們,這裡曾有煙火,是新石器時代最早的聚落之一。從散居走向聚居,人類在進步。
大約7000年前,西安臨潼的姜寨聚落的先民,開始在有規劃、有規模、有規制的空間裡,過着井井有條、有章有法的生活。居住區、陶窯區、墓葬區等功能劃分明晰,有溝壕拱衛,建築布局有序。120座房屋遺址被發掘出來,房址基本清晰,門戶依稀可辨。那密集的依稀屋宇告訴我們,我們的先民曾經努力地生活過。小房子圍着中房子轉,中房子圍着大房子建,所有的門全部朝向一片空曠之地。那是姜寨的中心、中心的廣場。居有所聚,聚有中心,人類在進步。
大約5300年前,河南鞏義河洛鎮雙槐樹遺址上的先民,開墾出當時中原地區最大的聚落。駐足遺址制高點,這裡北臨黃河故道,南倚嵩山、青龍山、五指嶺、伏羲山屏障,西邊有清澈的伊水、洛水交匯,一同匯入黃河,浩蕩東去。「河出圖,洛出書,聖人則之」,博大玄奧的中國哲學長河,當濫觴於如此浩浩湯湯的天地之間。恩格斯指出,「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」,這裡有可能是河洛古國的都邑,管轄着遠近大大小小的部落和酋邦。那尊巨大的夯土高台,當是都邑的中心點位,坐北朝南,建中立極,一條北指大伾山、南向峻極峰的軸線居中。墓葬區、居所區在中軸線上,其它遺蹟排列在中軸線兩側,前者居南,後者居北,有敬天法祖之意;前後之間有甕城隔開,形成「前殿後寢」的格局,雖無城垣、外牆環繞,卻有三重環城壕溝相拱衛,既是科學有效的排水系統,又是嚴密高等級的防禦工程,更是居住者身份等級的分界線。毫無疑問,這裡是「王者之居」,裡面一定住着某位目前尚未探明的重要人物。中心居址內,發現了九個陶罐,形狀恰似「北斗九星」星圖,與天上「北斗七星」及「左輔」「右弼」兩顆暗星,排列一致,位置對應。仰望星空,當是天帝所居的「天極」;俯察地理,當爲帝王之所居。雙槐樹遺址顯然是具有王都性質的古國遺址。居天下之中,為天地立心,人類在進步。
大約3800到3500年前,洛陽偃師的二里頭遺址上,可能創造過古代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的輝煌。考古學家根據文獻記載找到這裡,用散落在地的陶片,敲開了一座龐大的王朝都城。「夏之都」「最早的中國」「最早的紫禁城」,如情景回放,露出地面。都城的遺址呈九宮格布局,主殿為尊,坐北朝南,視野廣闊,氣勢宏闊,盡顯泱泱王國、巍巍王朝的氣象;有專家甚至認為,這裡可能是夏朝第三任帝王太康的王都斟鄩,是不是還有出現更早、地位更高的帝王曾生活在這裡,有待考證。宮殿區、居民區、作坊區、倉儲區、墓葬區等分布清晰、合理,功能齊全,等級森嚴;宮城內出現多座中軸線明顯、左右對稱布局的宮殿,形成了以宮城為中心,覆蓋全區域、各聚落的架構和交通網絡;表明了一級核心聚落與二級、三級、四級聚落之間的主從關系、控制關係、拱衛關係和保障關係;雖然沒有發現文字記載,但鮮明地體現了華夏族群擇中建都、王權集中的觀念,以及宮廷宮室制度、社會等級制度、祭祀喪葬制度、社會管理制度。建築理念在萌芽,社會制度在成長,人類在進步。
從野居到定居,從散居到聚居,從聚落中心到都邑中心,從中心線到中軸線,中國先民創造了自己的人類史、文化史、文明史。
那步履,堅定而清晰。
人類,總在創造自己的標誌。
3600多年前的鄭州商城遺址,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、最大的商都遺存。這座城由宮城、內城、外郭城組成。內城夯土而成,聳立巍峨;外郭城環繞內城,規模宏大。鄭州商城繼承了二里頭夏都的格局,設有宮殿區、居民區、作坊區、祭祀區、墓葬區;南北城牆的城門在正中間,東西城牆的兩個城門等距離,將南北城門、東西城門對應連線,會發現南北軸線明晰,東西緯線對稱相交。以鄭州商城為中心,20公里半徑範圍內,分布着許多中小都邑遺址。有專家認為,鄭州商城應該是史載「仲丁遷隞」的隞都;也有觀點認為,考古資料能覆蓋第一任商王成湯,到第十任商王仲丁的年代,有商湯伐桀的線路,史載「亳城,鄭地」,還發現了大量「亳」字陶文,鄭州商城有可能是商湯的亳城。但鄭州商城代表了當時最高建造水平和最先進文化,是毋庸置疑的。
3600年到3400年前的偃師商城遺址,略晚於鄭州商城,可能是商湯滅夏桀之後所建,古稱西亳,也可能是鄭州商城的陪都或者別都,但一定是夏王朝與商王朝的分界標誌。商王盤庚遷殷曾路過,並短暫地落腳於此。偃師商城由興而廢,經歷約二百年。遺址由南向北,分為宮城、小城、大城三大區域,三重城垣;宮城位於夯土高臺之上,擇中而立、居高臨下;內有宮殿、廟宇、作坊、庫府、居址、道路、城門、護城壕、水井、暗渠等遺蹟;南北城門之間,有中軸線穿越三大城,與小城南門、中軸線重合;軸線上和兩側的建築物、水渠布局對稱。主次尊卑分明,禮制秩序井然,表明偃師商城的規模、等級在提高,理念、思想在提升。
盤庚離開偃師商城之後,同他的弟弟小辛、小乙一起,在安陽的洹水之北建造了一座大型都邑。年代稍晚於偃師商城,略早於殷墟商城,屬中商時期。這座洹北商城並非正南北方向,但有中軸線,重要建築在中軸線兩側規整分布;中軸線上有一處庭院開闊宏大,據「商王聚眾庭院,多時可達萬人」的史載,這個庭院很可能是中商時期的政治活動中心,是古代中國最早的萬人大會堂;洹北商城沒有城牆,卻有雙層壕溝,說明當時可能有戰爭,但威脅不大。考古揭示,這座都城經過了精心規劃,但這是一座過渡性都城、臨時性王都,是後來殷墟的前期工程,尚未完工就毀於一場火災。年代不明、原因不詳,文獻沒有記載。洹水無言,流淌萬年,靜靜地注視人類的滄海桑田,默唸往昔的輝煌。
到了晚商時期,洹北商城的對岸,崛起了一座新城。這座新城,就是今天的殷墟。
這座城距今3300多年了,今天叫小屯村。清朝時這裡還只是一個數十戶人家的村莊,雞犬之聲相聞,歲月無奇。地裡耕作的農民,時不時會翻出刻有奇怪字符的龜甲或獸骨,他們當做「龍骨」賣給了藥鋪。1899年的某天,大清官員、金石學家王懿榮上藥鋪抓藥,無意中發現了這些有字符的甲骨,大吃一驚,但一直沒有找到來源。1908年的某個機緣,學者羅振玉獲得了這個線索,千方百計追根溯源找到了洹水之畔的小屯村。學者王國維肯定地指出,這些帶有卜辭的甲骨來自殷墟。持續挖掘下去,終於在1928年確證了這座晚商時期的都邑,就是殷墟。
考古近百年,穿越三千載,一片甲骨驚天下,往事從此重現。
話說在公元前1320年前後,商王朝第十九任君王盤庚決定,遷都於殷。從此商朝定都於是,歷八代十二王、二百多年。
殷墟城址,主要包括城牆基址、大灰溝、道路、夯土建築基址、地穴和半地穴居住址、窖穴水井、祭祀遺存、作坊遺址、王陵區、家族墓地和車馬坑等;宮殿宗廟建築達110多座,呈「前朝後寢、左祖右社」的布局;有由點及面、兼及四鄰,以一先帶眾後、一大帶眾小的特點,符合一個王朝發展的歷史,一座王都衍變的過程。
盤庚遷殷,是古代歷史上一次偉大壯舉。但有研究者認為,與鄭州商城、偃師商城、洹北商城相比,殷墟建設帶有一定的倉促性,顯然缺乏最初的規劃和總體的設計,儘管宮殿和宗廟有明顯布局,但沒有縱貫全城的中軸線,也沒有堅實的防禦城牆。殷墟的無中軸性、去中心化,導致了宮殿核心區的政治地位、防衛能力下降,為商朝的衰敗和滅亡留下隱患。商朝最後四代帝王,迫於西部周國勢力的漸大,不得不移都於今天河南鶴壁的朝歌,但從此再無朝氣、亦無歡歌,一片衰景哀聲。當周武王、周公旦、召公奭兄弟仨持大鉞、小鉞,威風凜凜地挺立於牧野,宣布消滅商紂的戰鬥檄文《牧誓》時,不設防的朝歌已經不堪一擊了,商朝的覆滅就在分分鐘。沒有城防的固若金湯,哪有王朝的江山穩坐,殷鑑猶在。都城建設築的是城池,更是心志與意志,眾志方能成城。
儘管殷墟還有許多難解之謎、待考之史,但它是古代中國第一個既有文獻可考,又有考古實證、甲骨文證實的都城遺址,是中國近代考古學興起的標誌。
及至周朝建立,開啓了都城建設的新氣象。
周公姬旦竭力輔佐文武二王和武王之子周成王,在總結商禮、吸取殷鑑的基礎上,他提出「 敬天保民」「 明德慎罰”的思想,制定並公布各種典章制度,開創了龐大、嚴謹、系統的禮樂制度,史稱「 經禮三百,曲禮三千」。周公的思想對儒家思想的創立作出了奠基性貢獻,為周王朝的創立和興旺作出了決定性貢獻。他忠心耿耿,殫精竭慮,為招賢攬才而「 一沐三捉髮,一飯三吐哺」,是有大德大功大治之臣,史贊曰「 周公吐哺,天下歸心」。
周王朝的發祥地周原,地處今陝西寶雞,周人把周原建成強大的周國,一舉滅商並創立了周朝。西周王朝在宗周豐鎬之地的都城,正位於關中平原的中心地帶。在寶雞出土的西周初年的青銅器「 何尊」內,鑄有122字的銘文,其中有「 宅茲中國,自之乂民」的字樣,這是見到的最早的「 中國」一詞。周原鳳雛遺址,曾是建於商末時期,西周王室的宮殿和宗廟建築群,坐落在中軸線上,規格最高、形狀規整、組合對稱,體現了商末周初的建城理念和禮制觀念。
《周禮·考工記》是戰國時期整理的文獻,但總結了商周兩朝的「營造」理念。如王城方九里,四面構築城垣,垣高七丈,城隅高九丈;每面各開三門,共設十二座城門;以宮城為中心,宮廷區、官署區、市區、居住區等有序分布;宮城置於城之中央,方正嚴整,四面有宮垣圍護,垣高五丈,宮隅高七丈;宮城之南北為中軸線,「前朝後市」「左祖右社」「三朝三門」,或建於中軸線之上,或對稱分布於中軸線兩側;王城內的道路採用按「一道三塗」之制,由九經九緯構成南北及東西各三條主幹道,南北方向正中的三股道、東西方向正中的三股道,成為縱橫的中軸線。「經涂九軌,環涂七軌,野涂五軌」,「涂」同「途」,「軌」即左右兩個車輪之間的距離,這個意思是說,王城的南北大道寬九軌,環城大道寬七軌,曠野大道寬五軌。這些宮牆宮隅、王城宮城、大道小道的位置遠近、尺寸規格,大小高低寬窄有別,規定明確,等級森然,突出了王者風範、天下氣度,又標註了尊卑、秩序、等級、制度,是儒家思想的體現。以周公為代表的西周文明創始者,關於都城建設的理念,確立了古代建築史上的標高。
及至周公奉命領銜,營造洛邑、創建成周,更是創造了古代建築史上的典範和樣本。滅商之後,宗周豐鎬之地偏西,不利於統治全國,於是周武王決定在夏都附近、洛伊流域新建都城,親自選址,命召公相宅、周公營造。周公到洛邑實地踏勘,立竿測影,圭表正中,曰「此天下之中,四方入貢,道裡均」。從公元前1039年起,七年乃成。成周坐北朝南,天子居中,中軸線分明;城內五宮威嚴,明堂高築。這是中國歷史上國家層面第一座全面規劃、精心設計、長期建設、先建後居的國都。
昔日的洛邑都城塵封在地層深處,建城使用的夯土磚木材料早已成粉齏。從古代都城遺址看,中國古代建築多以夯土、木質結構而成,少有石材建築。中國不缺石材,也不乏傳世之石材建築,但與古代西方用石質建築追求永恆的理念不同,古代中國更看重生命的周期、生命的輪迴,更青睞與生命關係緊密的土與木,來安頓自己的身心。像阿房宮,「蜀山兀,阿房出」,建的是宮,聚的是氣;伐的是木,萬木蔥蘢;築的是土,土生萬物,最親近於人、宜於人;飛檐翹角展示的是生命的氣韻靈動,高屋大殿顯示的是生命的莊重大氣,都是對生命、對人生的物化與具像化,用有形的生命來存續無形的生機。從夏、商、周都城建築的生命來看,王與王都、朝與國都的生命周期有一定的關聯度。夏桀亡而夏都泯,商王頹而商城廢,「鼎鐺玉石,金塊珠礫」,銷蝕在歷史的塵煙中,留下歷史的嗟嘆。沒有文物,何來文化?沒有保護,何來傳承?活態才有生命,靜態走向滅失,「光耀門庭」光的是榮譽、耀的是精神。古代都城建設的理念、法則、規律,以及蘊含的思想、文化、精神,經久不衰,歷久彌新。風蝕雨銷的門柱上,一副字跡模糊的對聯,其影響和價值可能遠甚於其所依附的秦柱漢石、唐磚宋木的分量,失去了通靈之氣的寶玉,就是一塊頑石。甲骨殘片、陶瓷瓦片,不因破碎而無用,永遠是解讀精神文化的密鑰。商周禮樂,是五千多年文明的軸心,影響至今。
「凡立國都,非於大山之下,必於廣川之上」。夏都到商城,從西周到東周,高起的夯土台、封閉的圍牆宮城、高闊的樑柱架構、方正的城區院落,坐北朝南的走向,建中立極的軸線,左右對稱的布局,廣闊宏大是共同的遵從原則。
天乾地坤,王都氣象。成聚、成邑、成都,從「中」到「中心」,從「中心線」到「中軸線」,歷史在奔跑,文化在接力。
南與北的兩個六朝古都
明朝以前,中國享有「三國故地、六朝古都」地位的城市有兩座,一座是南京,三國時期的東吳在此定都,東晉和南朝的宋、齊、梁、陳先後建都於此,史稱「南六朝」;另一座是鄴城,主體位於今河北省臨漳縣,三國時期的曹魏在此立都,後趙、冉魏、前燕、東魏、北齊先後設都於此,史稱「北六朝」。這兩座城市建設,是古代建築史上的樣板。
先看六朝古都南京城。
相傳三國鼎立時期,諸葛亮途經此處,察看山形地貌後說,這裡鐘山龍盤,石頭虎踞,乃帝王之宅也。虎踞龍盤,從此成為南京城的氣質與氣象。公元229年,孫權稱帝,建都武昌,後遷都建鄴,即後來的建康、今天的南京,史稱「東吳”。建康城三重城郭,中軸線依水形山勢,呈北偏東24.6度方向伸展,城市框架、區域分布、道路肌理輪廓初現;公元317年,司馬睿衣冠南渡,東晉落腳於建康,歷11代103年。東晉比照洛邑的葫蘆畫建康的瓢,將中軸線與各城中心線重合,拉伸到南部的牛首山;公元420年,劉裕立南朝劉宋,59年間保持「城郭莊嚴」「四衢交通」「莊嚴微妙,猶如天宮」不變;公元479年,蕭道成立南朝蕭齊,存活23年,建康城依然完好,成為北魏孝文帝復建洛陽城時的參考模板。話說建康城與洛陽城在建設上互相對照,與後來明朝永樂皇帝照着南京城建北京城一樣,堪稱古代城建史上的佳話;公元502年,雍州刺史蕭衍取代南齊稱帝,享國55年,把修建城門作為重點防禦工程,但公元548年發生的侯景之亂,導致建康城受到毀滅性打擊,一片殘敗;公元557年,相國陳霸先受梁帝禪讓稱帝,為陳武帝,國號陳,致力修復建康城,但不及往日金碧輝煌的景象;公元589年,隋文帝楊堅命其子楊廣統領50萬大軍,水陸並進,攻陷建康,陳朝覆滅。宮殿城府如灰飛煙滅,亭台樓閣皆一片礫瓦。金陵王氣黯然收,故壘蕭蕭蘆荻秋,三百年的建康城遭遇至暗時分,「帝王之地」淪為農田菜地,六朝繁華不再。
但是,建康風骨猶在,餘脈尚存。
隋唐時期,建康城建設起色不大。唐朝的289年間,金陵城是被盛世遺忘的廢都,慼慼都城,一片衰景;大唐滅亡,五代十國紛起,南唐於公元937年崛起於金陵城,是十國中最大的南方政權,沉寂的故都,再次大興土木。公元975年,北宋滅南唐,宋太祖趙匡胤下令軍隊,不得破壞南唐都城江寧城。南宋時期,建康城成為宋高宗趙構和南宋政權倉皇南逃的歇腳點、避風港、中轉站。岳飛在牛首山、清水亭與金人鐵騎誓死血戰。公元1275年,元軍從雨花臺攻入建康城,建康府改名為集慶府。
公元1356年,朱元璋攻克南京,建立明朝,作為大一統王朝的首都南京城,迎來了建設的高峰,到公元1393年基本完工,歷時近四十年。此時的南京城,由宮城、皇城、都城、外郭組成。外郭有18座城門,皇城有7座城門,都城有13座城門,宮城以奉天殿為核心,為官署、宗廟、祭祀建築所在。午門向北,中軸線貫穿南北,清晰可見,太廟及社稷壇等重要建築對稱分布。洪武門內設千步廊,兩側為中央官署。南京城富麗堂皇、鐵壁銅牆,四重城垣均堅實而厚重。宮城是核心區,亦稱紫禁城,設「五門三殿兩宮」,乃「天帝坐也,天子之所居」之意。形制雖不方不矩,但有中有心。
公元1406年,永樂皇帝朱棣下詔,要求按南京城的藍本建北京城。所以說,明朝先有南京城,後有北京城。
說完南六朝在南京的世代往事,再來看看北六朝的鄴城故事。
鄴城位於邯鄲之南、安陽之北。公元前658年,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建築鄴城,戰國時期魏文侯以鄴城為陪都,西門豹治鄴就發生在此時此地;東漢末年,官渡之戰,曹操以兩萬之兵戰勝袁紹十萬之眾,統一了北方,從公元204年起,曹魏以鄴城為國都。一代驍雄曹操既是政治家、軍事家、戰略家,也是偉大的建築規劃師、設計師、營造師。當東吳孫權在建鄴大興土木時,魏國曹操在鄴城正幹得熱火朝天。他以王都之規制,對鄴城進行大規模建設,使之成為曹魏的根據地、大本營、政治中心。一直到公元266年,司馬炎逼曹奐禪讓,晉替曹魏,鄴城易主。
公元319年,羯族首領石勒佔領冀州,是為後趙,石勒駕崩,侄子石虎繼位,移都鄴城;公元350年,冉魏滅後趙,入主鄴城;公元337年,前燕先滅後趙、再滅冉魏,於公元357年挺進中原,遷都鄴城;公元534年,東魏從北魏分裂出來後,入主鄴城,並拆卸洛陽宮城的建材,按洛邑城的樣本建設鄴城;公元550年,東魏權臣高歡之子高洋威逼東魏孝靜帝禪讓,自立北齊,建都鄴城,大建佛寺,廣納僧尼,開洞鑿窟、摩崖刻經,鄴城建設達到頂峰;公元577年,昏暗的北齊被北周所滅,鄴城改名相州。
從曹魏、後趙、冉魏,到前燕、東魏、北齊,「北六朝」時有更替,漢族、羯族、鮮卑族等輪流坐莊,但對鄴城的建設一直沒有停止,六朝帝王都企望從此廣廈安定、江山永固。
至此,從公元204年曹魏建都,到公元577年北齊終結,鄴城作為六朝都城長達370餘年;如果從春秋時期齊桓公始建鄴城算起,建城史則達1230年之久。
公元580年,北周相州總管尉遲迥從鄴城起兵,反對外戚楊堅擅政,但兵敗自殺。楊堅順手接過北周,改國號為「隋」,下令遷走所有百姓,將千年古城一舉摧毀。
鄴城被遺棄在地下,歷一千四百多年,但考古工作者還是摸清了這座古老都城的輪廓,摸清了南城、北城、宮城的邊界,找到了外牆上眾多的城門、城內經緯縱橫的道路,發現了曹操當年在北城附近建造的「銅雀台」「金鳳台」「冰井台」基址,以及大型官營作坊、商業集貿市場,以及諸多體現古代城市功能的遺蹟。
更重要的是,考古發現了一條幾乎筆直貫通鄴城南北方向的中軸線,從南城牆的中陽門出發一路向北,穿過太極殿、宮城,直達永陽門、端門、文昌殿,位置清晰,走向明晰。這表明,經過六個朝代的接力建設,宮院牆址鱗次櫛比,依軸對稱、分區布局,古代中國高明的建城理念和高超的建設水平,餘脈可觸。
鄴城中軸線,是一條前承春秋、後啟隋唐,跨越千年、世代相連,毀而不滅的文化線。鄴城因此被稱為「中國都城的祖堂屋」,是南北民族共同建設、呵護,多元文化交融一體的光輝典範和共同文化遺產。
歷久愈堅,鑒古知新。夏商周以降,朝代每有更替,國家時有興亡,民族各有強弱,但中華文化的主體和核心在延續、傳承。即使遭遇外侮,只要精神不倒、文化還在,散落一地的基因依然會重新聚合,用血肉組成新的長城。與世界上其它一些地方文化的尖銳衝突、相互毀滅、一些古老文明沒有得到延續不同,中華文化的歷史潮流中,後浪不一定拍死前浪,相反往往是後浪推前浪、新葉催陳葉。漢襲秦制,漢承楚風,大秦王朝制定天下,制度文化影響兩千年。只要文字、建築等文化遺產尚存,文化就不會泯滅,文明就不會失落。
三千多年的建城史,一千多年的建都史,八百七十年前設金中都,七百多年前設元大都,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北京、三百八十多年前的清朝北京,一百一十多年前辛亥革命革了封建王朝的命、末代皇帝在這裡遜位,七十五年前新中國成立、開國大典在這裡舉行,古老的北京城見證着歷史,綿延七百多年的北京中軸線延續着文明。
萬年話滄桑,一線穿古今,串聯起中華人類史、文化史、文明史,氣韻綿長,文脈永續。
這是文化的力量。
來源:中國文化報